光明西街的前世今生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北城門西側拆除蔬菜門市及后面城墻根下的衛生隊,建設了光明電影院,隨后又修建了光明西街,打通至七一南路。好像光明街就是因為先有光明電影院,因此得名的吧。后來,又順了深口溝南面的溝壑,大動土方工程,打通深口溝,拓通光明西街一直至大運輔道。
記憶中的深口溝,兩面陡坡,溝溝壑壑,紅土立崖,經多年風雨剝蝕,依然而立。入溝之前到處是棗樹林,入溝后的峭壁上是滿溝的紅酸棗,崖底下野草叢生。到了秋天,樹葉凋零,紅酸棗吊掛在陡坡上,也是一邊風景。
從北門往西,順了城壕沿子,過西門坡后蜿蜒曲折盤旋而上,便進入深囗溝。在兩側懸崖峭壁下,行走一段路,便開始爬坡了,第一段坡道很陡,要費很大的勁,才可攀爬上去。中間有緩沖地帶,還有住戶,在這里可歇歇歇腳,住戶也會熱情的給碗水喝,然后再爬第二道坡,方可上去,前面就是九龍崗了,還可以看到獨當山。
這里順便說一下,城壕沿子就是護城河的邊上。過去的城壕,估計是西門坡上的大水下來會進入,然后又順著河道由西而東去了,最后并入牧馬河。北門廣場前,過去還一直有叫吊橋的說法。
碾滾碌
記得我們小時候勞動時,在老官道上路過一處丁字路有一個碾滾碌,上刻有文字,記憶猶深,它比普通加工糧食的滾大一半,老人們路過此處,總要說此石滾很有仙氣,四鄉八縣、五臺定襄客商每年正月開春都要到此上香。
匡村在清末民初共有土地1萬余畝,平地6000多畝,剩余均為坡地,方圓有7.6平方公里的范圍。東至忻府區糕點廠,西至河習頭村邊。南至西城門外,北至十里后村西魚池邊。當時人口4000多,是忻州數一數二的大村。為今匡村已成城中村,在冊人口近7000。外住人口有兩萬多,市委、政府就坐落于匡村這片土地上。好多單位、企業也占了匡村的土地,進行了建設。如部隊營盤,市醫院、電業局、印刷廠、忻州師院……比比皆是。城市主要街道四通八達,匡村已成為城市的中心。村中的耕地基本沒有,全部奉獻于擴建忻州這座美麗的城市。
匡村歷史悠久,源遠流長。80年代初,村西的住戶焦慶牛院前曾挖出新石器,鳥類形狀是新石器時期彩陶數件。還有村南后溝,現光明西街,很高的紅粘土下面還存有侏羅紀時代動物化石、繩紋磚等。均說明最早以來一直有人類活動于此??锎逵形宓罍?、六道梁、三面坡。溝內盛產楊桃柳,先人善于做編織,其中一條溝命名就叫柳溝。溝口外最早的民居區——姚村就是老早的匡村。村人采摘柳條,編織筐子、簽子之類的物件來維持生計。并長期形成規模,時人購買都來此處,便久而久之,喚此村改為匡村或簽村。村子依九龍崗地形而建,東西二里有余參差不齊,又有幾大姓組成。明清時期以大戶一姓團居,互不相連。各占一片地方大小,組成八九個小村。據考證,由西向東為小李莊、早姚村、下邢村、上邢村、閆家窯、深溝村、深溝前村、盧林村、順城莊。
龍天廟與小和尚有一流傳的故事。說這一年廟會,廟門所對廣場戲臺上古戲演的正濃,喝采聲不斷,周圍做小買賣的喊聲不斷,日當正午,賣豆腐腦的小攤前,擠滿顧客,攤主忙的不可開交。這時一小和尚擠入人群要了兩碗豆腐腦,三下五除二一下就喝光,又吆喝的要了兩碗,同樣一掃而光,接著還要喝,攤主沒辦法又給了一碗說喝完你把錢付了,和尚喝完說到廟內取錢來付。攤主兩銅鍋賣完也不見和尚人影,于是收攤到廟內尋找。主持問遍眾僧從沒見有此和尚更沒有私出廟門的,攤主沒辦法,只好大聲喊罵,召來人群齊來觀看,說東道西的都有。主持好話連篇,也消不了攤主的怒氣,主持沒辦法當著大眾向龍王爺起誓:若是廟內和尚喝了攤主的豆腐腦定當趕出廟門,讓龍王爺將此賊變成黑心人,叫他今后無顏見人。這時廟門外一陣喧嘩,人們紛紛聽到啪啪啪的耳光聲不斷,廟門外左牽馬門神臉放青光,由白變紅又由紅變紫一下變成黑臉,嘴內又吐出尺余粉絲,大汗淋淋,右邊門神也羞成紅臉了……從此以后龍天廟門外兩牽馬神像變成一紅臉一黑臉,黑臉門神頭巾下垂將把臉遮去大半,脖子上還有兩道深痕,具說是主持用鐵練子將其栓在門上所留,鐵練子也不知何時丟失了,這就是一個傳說。
母親生前在講述過去時,也給我們說過,日本人進來的時候,烽火連天,就是外祖母一手拖了她,另一手牽了姨姨,順溝而逃,一直要奔波至河習頭一帶,媽媽抱怨姥姥的小腳,心急火燎,卻趕不出路。那時就是從這條爛官道逃難而去的。